第四十五回 夫因兵死 守蓬茅
第四十五回 夫因兵死 守蓬茅
丑鼠在追蹤人販。 根據墨蠹殿的情報,沿海幾縣近年失蹤的丁戶,都跟海岸黑幫有著隱密的關係。 地方堂口勢力多半都是拉幫結社,招納地痞無賴,主要靠著經營酒館與勾欄獲利,再加上商鋪收租,成為金流,並槓桿買賣,擴大利潤。因為仰賴當地居民經濟與消費,甚少會做出殺雞取卵的勾當,其中人口買賣便是其一。 而會行此犯忌的惡徒,多半是跨域的黑幫,他們主要靠著運送商貨跑南走北,無根據地,較不受一方的興衰限制,故有拐賣幼童、走私軍械、販售丹毒等遊走黑暗的暴利行徑,此等官府當然是嚴加緝捕。 按理來說,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時,這等黑幫發展便會受挫,可怎知近年來,東南沿岸的丁口卻是逐漸下降。 若是黑幫在甲地逮人,乙地售出,那在乙地的人口戶數,應當得增加才對。 這種事,官府是很難查的,地方父母官,好比知縣,頂多按戶冊去查,卻難以找到隱匿在黃冊之外的丁口。而這等事,仙門也是不太管的,人多人少,不過都是幾十年的事而已,一閉關,一眨眼,什麼滄海桑田,什麼悲歡離合,都只是雲煙罷了。 只有眼線遍佈酒樓勾欄與販夫走卒的解憂閣,才會知曉這其中的陰暗。 丑鼠便是行走在溝渠中的暗影。 老閣主那句,金丹以下皆可殺,聽著豪氣萬丈,但要他去殺,卻是一個都殺不了的,路見不平那種俠義,向來都不是他會做、該做的事情。相反的,潛藏在陰暗中,探聽情報,再上交給天干仙眾去拔刀相助,那才是他擅長、熟悉的事。 但可別誤會,他是十分尊敬老閣主的。 本來他還在想,老閣主走後,解憂閣若散了,該怎麼勸勸上頭。卻不知,新閣主卻是個接地氣的,雖然他不知道那座『橋』該怎麼搭,怎麼建。 不過聽來,想來,應當是件值得去做的事。 值得。 值得,那便夠了。 東南沿海三郡十縣,人口微減,而臨郡卻沒有增加,且不是三天兩週之事,而是長年累月的緩緩消逝,這種變化,如不是有心細細探查,尋常官府只當是自然之事,也只有乙兩這種邊境出身的仙人,才會耗費精力埋首追蹤。 其實按照籌算殿的意思,本來還想再查一查跨郡越國的物流,但耗費甚鉅不提,想來這也不是一般黑幫能做到的事,而能做到的,更不是眼下的解憂閣,再能去招惹的。 於是天干仙子從十縣的海量情報文書中,抽絲剝繭,找到了天險派有著幾條不明的金流。為此,丑鼠伏在天險派的周圍群山,探查每一個能夠進門的路線。 丑鼠的隱匿之技,傳自解憂閣秘術,只要別遇到仙人,一般江湖人士,斷難發現。 天險派有個雅稱,喚作依山傍海,掌門是煉氣仙子,若情報無誤,應是卡在中期,許久未進,收進派中的子弟,多半也都是缺乏天資的凡夫。 若偶有靈種入門,不是慕名去拜見聚仙樓的大仙,花扇公子,就是投入楚國東南最大的仙門,妙音閣。 丑鼠在山嶺中已蹲了好些時日,仍是毫無所獲,想著再等兩天,便要放棄探查。 正當他尋思眼下該換條山徑隱身時,卻瞧見幾輛馬車搖晃上山。 聽那喝吆聲,應是採買食材魚貨的車隊,兩馬拉一車,車棚罩布,他前些日子已看過幾回。 丑鼠靜靜看那五車十人從眼前經過,突然聞到一陣怪味,是魚腥? 不對。 丑鼠無聲吊上尾車,趁著無人注意,一個閃身從林中翻進棚內。 昏暗之中,勉強瞧見蔬菜堆疊幾籃,海魚幾箱,再往內?? 丑鼠倒抽口氣。 躺了三具死屍。 正當他要抽身離去,突然一具屍體翻起,並將他懷中一位昏睡女童舉到丑鼠身前,滿臉懇求。 丑鼠無聲搖頭。 坐起的男子嘴型無聲道出「拜託」兩字,將女童強塞到丑鼠手中。 丑鼠猶豫回首,見棚外無人探查,馬車仍然照常前行,便咬牙想上前攙扶男子,不料對方卻推開他,指了自己的下身。 定眼一看,卻是血rou模糊。 無奈之下,丑鼠壓低聲音問:「怎會如此?」 男子不答,濁目含淚,再用嘴型,無聲道「快走」。 丑鼠聽了聽車外之聲,確認再三後,才又掀布跳出,無聲落地,飛身入林,懷中女童依舊昏迷未醒。 若他鼻子沒有失靈,那五輛馬車,應有三輛載著死屍,只是都用魚腥掩蓋,讓尋常人士不易辨認而已。 丑鼠飛快下山,沿途左拐右藏,好不容易奔回據點小宅,總算才鬆了口氣。 他振筆疾書,並將密信繫在三隻信鴿腳上,送出窗外,忙完後才試著喚醒女童。 「醒醒,欸,醒醒。」丑鼠搖著躺在木板床上的女童。 「嗯?」女童掙扎醒來,一臉困惑,接著驚嚇大叫:「阿爸!」 「莫慌,妳阿爸把妳塞給我,讓我逃離,小娃,妳可知妳阿爸到底怎麼了嗎?」 「阿爸!哇放開我,我要找阿爸!嗚嗚嗚!讓我去找阿爸!」女童又哭又鬧,又蹦又跳,逃下床,欲奔戶外,丑鼠不得已只能將她抓定在木椅上。 「安靜!」丑鼠大喝,猙獰面目嚇得女童驚訝收聲,他連忙道:「快告訴我妳阿爸怎麼了。」 女童愣了愣,見那黝黑醜漢,將她按回座椅,兇惡之顏,令人膽寒。 「你是誰?」女童哭音顫抖。 「不重要,若妳好好跟我說你們發生何事,說不定我便能去救妳阿爸。」 聽聞可救阿爸,女童擦了擦眼淚,卻怎知擦抹不盡,又哭哭啼啼道:「我半夜裝睡,偷偷跟著阿爸到港口,趁大家不注意,一起上了漁船??後來阿爸發現後,也沒罵我,嗚嗚??後來大家開始捕魚,我便在一旁拍手,沒想到,沒想到??突然嘣一聲!好大聲,到處都是白煙,好可怕!大家都在大叫,我還差點跌落海中,是阿爸把我抱起,叫我閉氣,但我好怕??嗚嗚,後來??後來我便昏了過去。」 「嗯??」 「叔叔,求你帶我去找阿爸可好?」 「妳叫什麼?」 「阿爸都叫我鰻兒。」 「嗯,妳阿爸??我先帶妳去找阿母。」 「那阿爸呢?」 「妳??鰻兒先回家,莫讓妳阿母擔心,我再去找妳阿爸。」 「叔叔你方才好兇,你怎麼知道我們家在哪?」 「我不知,所以鰻兒得幫忙指路。」 「叔叔你去找阿爸時,能不能讓我跟著?」 「好。」 「叔叔?」 「嗯?」 「叔叔你有些醜。」 「我知道。」 「如果你帶我找到阿爸,我便不叫你醜叔叔。」 「好。」 醜叔牽女尋阿母,代清償,淚伴童音猶逞強。 右衛敲門探遺孀,發撫卹,孤身縫衣恨那,好景不常。 「大嫂,臨秋之際,弟兄們得再奔赴沙場。」 「我知。」 「王哥兒的月給,嫂嫂得再親自去縣府那兒提領。」 「知曉。」 「若無事,小李便先告退了。」 「嗯??」 李右衛緩緩退出房舍,大嫂仍在修補那一件件棉襖,竟是一眼都沒瞧那桌上的錢糧,自然也沒有去看那右衛的進門退房。 典扛旗見右衛離屋,上前跟隨,漫步往下一家去,他手捧著麥袋,壓低聲音道:「右衛,我還是不同意。」 右衛不答,拐彎又進了一戶人家,待幾句慰問後,再退離。 「右衛,那是條毒計。」 右衛單手接過扛旗手上的袋子,繼續前行。 扛旗仍不死心,追上再道:「參議只是出謀,我等卻要背那罵名。」 右衛終於停下腳步,轉頭問:「這回得發幾戶?」 扛旗愣了愣,回身看那跟在身後的侍衛,又數了數推車上的糧食與銅錢:「四十六戶。」 「嗯??若兩三年沒有大仙坐鎮,又得多發幾戶?」 「呃??右衛,不能這樣算,我等戰死那是男兒的豪氣,大夥也不是吝惜性命的孬種,就算掉了頭顱,不過就是碗大的疤,是吧。」 右衛看了看壯若黑熊的典扛旗,靜靜地問:「永立堡,五千兩百三十三口,全都拼死在獸海中,也不足惜?」 扛旗正欲開口,右衛再問:「若是如此,方才你怎不進門發月給予嫂子?」 「呃??」典扛旗苦臉難答,舉步跟上又往前走的右衛。 許久,才緩緩低喃。 「嫂子的眼神,硌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