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知谋逆而不报
书迷正在阅读:衾寒谁与共、快穿之改造黑化男配、甜瘾、俱焚、锦言绣年、遮眼青、世间唯有一个你、渣女重生记、全海洋都以为我很凶残、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
		
		    马皇后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感情,朱元璋眼中的大鱼,是那些国公,侯爷,伯……    不过也可以想得通,朝廷施行的一切新政,利益损失最大的是他们。所以最想秦宇死的,就是他们这些国公,侯爷。    “回皇上。”二虎道,“几位国公府,侯府,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异常。”    “他们为何没有任何反应?”朱元璋闻言好像很失望,“今晚可是他们最好的机会,换做是咱,咱就要搏一搏了。”    “世上又有几人,能有陛下的魄力?”二虎道。    “真的没有异常?”朱元璋不相信的问道。    “他们好像压根儿不知道今晚发生的事情。”二虎道。    “他们今晚如此大的动作,不但出动大船,还配备了神机火枪,在天子脚下进行行刺,一般人还没那个能力。”朱元璋冷声道。    “末将想起来了。”二虎道,“倒是有几位侯爷,扬言要带上家丁去营救先生。他们听到先生遇险,一个个都表现的很愤慨,很关心先生的样子。”    “不过因为没有皇上的旨意,他们还不敢出门。”    “他们到底是想去救人,还是想以救人为名,行趁乱行刺杀之实?”朱元璋冷声道,“又或者是在需要的时候,名为杀敌,实则是灭口?”    “这事闹的这么大,他们想清除痕迹,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个末将就不知道了。”二虎道。    “准许他们出府救人。”朱元璋道。    “先生的新策,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益处,他们不恨先生就算不错了,救什么人?”马皇后道,“他们明显是别有图谋。”    “侯府的家丁没有配备神机火枪,他们的威胁不大。”朱元璋道,“既然他们如此‘关心’先生,咱总得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二虎闻言心中一颤。    这算不算钓鱼执法?    “几位皇子那边有没有动静?”朱元璋又问道。    “没有,他们还在梦乡之中,暂时不知道此事。”二虎道。皇子府虽然也是一股势力,但其刺探消息的能力,显然不如那些国公府,侯府。    当然,出现夺嫡之争除外。    现在朱元璋的几位皇子年龄都还不大,而且没有夺嫡的可能。如果出现了夺嫡的情况,皇子府的密探就很厉害了,    他们会很快得到消息。    “不要告诉他们,免得他们出来搅局,打扰了咱钓大鳌。”朱元璋道。    “遵旨!”二虎道。    朱元璋现在最关注的,是李善长的府邸,李府的情况。毕竟,李善长是淮西党的首领。李善长如果露头出来,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倒不是因为朱元璋仇视李善长,想搞兔死狗烹那一套。    而是想让他学学张良,萧何功成身退,可他六十多岁了,偏偏不想学张良萧何。如果学了,他之后必定能富贵终身,甚至富贵几代人。    作为一个聪明人,大家都知道萧何张良能善终。但是权力这东西,一旦得手就很难放手。这和一个人聪明与否无关,    只和一个人能否抑制住,权力的欲望,有关。    他不退,就会和所有淮西勋贵形成一股势力,隐隐和皇权抗礼,影响皇权的绝对性。    如果他退了,其他淮西勋贵就群龙无首,皇帝想办什么事情,施行什么新政,就方便得多,同时也要轻松得多。    ……    李府。    “老爷,有人在秦淮河上,刺杀秦宇,而且动静甚大。”李善长正在悠闲的喝着茶,突然手底下的官家进来禀报道。    说完,把外面的大致情况,给李善长汇报了一遍。    “什么,他们真的刺杀了秦宇?”李善长闻言,顿时拿不住茶杯了,茶水洒落一桌。    感觉整个人都没有了力气,瘫软在椅子上。    如果秦宇遇刺,那么皇帝第一个怀疑的对象,肯定就是他。    即使他什么也没有做,也是立时被置身于暴风雨的中心。    因为他是淮西党的首领,所有淮西勋贵,都听他的。    同时他还很难给自己撇清关系。    也因为他是淮西勋贵的首领。    “虽然这次,的确是最好的时机,但……”李善长喃喃道。简单的说他还没有这个魄力,敢自己主持这次事件,去赌一波刺杀成功。    如果他出面主持,那么此次刺杀的规模,恐怕比现在还要大无数倍。    准备,也会更加充分。    秦宇的安危能否保证,还真的很难说。    不过,他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相信自己能斗得过朱元璋。    此前就有人联系过他,想要让他出面主持大局,但被他果断回绝。然而那些人在被回绝之后,居然自己动手了。    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    李善长第一个想到的关键,就是如何给自己撇清关系。    “来人,就说老夫病了,赶紧请御医来,让御医亲眼看到我就在府里,哪里也没有去。”李善长急忙向管家吩咐道,“让御医,给咱做个人证。”    “是!”下人道。    “这样做是不是太刻意了?”管家还没有出门,李善长就急切的道,“如此拙劣的计俩,又怎能瞒得过皇上?”    “不过,我今晚,的确是没有出过门,这是事实。”    “我在害怕什么?”    “老爷,到底要不要去请?”下人见状,有些拿不定主意。    “不用了。”李善长一挥手道,    心中思忖起来:“为今之计,为了自保,就只有立刻面见皇上。然后将事情的经过,全盘托出,将那些想请我出面主持大局的人给卖了……”    “但是我如果向皇上举报了,有何颜面面对那些淮西的文臣武将?”    历史上的李善长,就是死在‘知情不报’手里。    胡惟庸谋反想要拉他下水,结果李善长没有同意,只把他弟弟拉下来水。李善长虽然没有答应,但也没有向皇帝举报。    后来东窗事发,李善长因此被满门抄斩。    当时朱皇帝给他的罪名是: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    想了半天,终于还是决定向朱元璋举报,弃车保帅。    毕竟请他出面主持大局的人,不是成长到如日中天,已经压过他一头的胡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