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白鹿神姬(H)在线阅读 - 凡愿残响

凡愿残响

    

凡愿残响



    她决意登神台。

    祭日将临,白鹿神像前香火鼎盛,整座道观已被扫尽尘秽,只待新神母的诞生。

    掌观不再许她称“弟子”,众师姐妹对她行跪礼、呼“神母”。

    供奉、香汤、衣食一应俱全,甚至她夜间梦里流出的灵液,也有童女以碧玉小瓶收起,封为“神乳”,炼丹、祛疾、启慧之用。

    从前,她为此羞耻惊惧,尖叫过、逃避过,夜夜贴冷符、闭耳咬牙,以为这样便能堵住体内那个声音。

    可终究没能阻止。

    祂是神,是她梦中颠倒日夜的白鹿,是自内而出、一寸寸舔开宫口的灵息。祂是她最深、最难言、最不愿承认的欲望。

    她曾挣扎,曾哭泣,曾竭力逃开。

    而如今,一切都静了。

    她只是站在香台之后,任少女为她披衣、净发、香浴,任师姐妹收走夜间因神喜而溢出的体液。

    抗争早已流干在那些长夜里。

    只剩下最后一个夜晚。

    她想,再做一回有心有欲、有胆怯、有名字的“青霁”。

    --

    夜色温柔降临,青霁褪下金针银线织就的纱锦外袍,解开绣满卷草与瑞兽的织金绶带,披回那件有些褪色的旧披风,从神台后绕出,穿过在月华下安静铺展的山间小道。

    杉林深处,她走过儿时练剑的石桥,渡过溪畔那块刻着“清心入道”的老碑。

    月色如霜,映得她额角如玉。她推开那间尘封的小屋。

    尘土飞起,蒲团仍在。

    她坐下,倒了一盏糖水润喉,像从前背经书前那样,双手合掌,低声诵念:

    “灵不系欲,心不恋神……”

    咒声一点点推开心中混沌。

    她闭上眼,一颗很大的泪珠挂在睫毛上,凝而不落。

    她终于记起:

    她是青霁,是那个曾静心修炼、在清修道途上步步踏实的女修。

    不是神母,不是供品,只是青霁。

    “……

    名不缚我,身不役我。

    心若清泉,唯道为真。

    ……”

    --

    “……心若清泉,唯道为真。

    欲若浮云,念起即空……”

    咒声渐渐叠合,忽而变得清脆而遥近。

    她恍然惊醒。

    香火缭绕,她正坐在静室中,衣袍尚新,发丝未束。

    略年长的女子在旁温声唤她:“霁儿,是魇住了吗?”

    她怔怔望着掌观年轻而安定的面容。

    自她上山以来,掌观替她拂袖整衣,亲手教她诵经,她一直将其视作最值得敬仰的引路人。

    她摇了摇头,把那个奇怪的梦抛到脑后。

    掌观笑了笑,替她理好领口,“不妨,山中静心,自会清明。”

    她低头应是,手指悄悄卷住衣角。

    她尚未得法号,道籍未立,却已是观中人人称赞的小师妹:天赋极佳,心性极静,不喜多言,却日日自省、夜夜清修,连打坐的姿势都端正得像画中娃娃。

    如今静坐时竟然梦魇惊扰,她有些赧然。

    可她何其喜欢这观里啊!

    喜欢清晨随师姐入林采药,喜欢静室悠悠的钟声,喜欢午后抄经时窗外传来的鸟鸣。

    她最亲近的师姐扶音,总会偷偷塞她糖糕,两人并肩照着香卷描画“仙人形貌”的草图。

    “你以后一定会飞升,”扶音曾在流霞台上点她鼻尖笑说,“成仙之后,可别不理我。”

    满十五时,她穿上制式道袍,对镜而照,因腰带打错方向羞得快跑。

    夜里她睡得早,将经卷压在枕下,拉紧被角,手边还拢着那件旧披风。那是掌观亲手相赠的,说:“山上冷,霁儿,记得盖好。”

    披风轻薄温润,带着山林的清气。

    她缩在被角里,把它当成靠枕一样抱紧,不多时便困意袭来。

    迷迷糊糊间,她想着:

    “明天要去林子里采药,要请掌观再教我藏身诀……午后还要抄香卷,扶音说要比赛,看谁先画完草药图。”

    --

    她是千千万万女孩子中的一个,初入修途,心清如雪,眼眸如水。

    对她来说,成仙成佛尚远,大道漫漫,却并不觉得苦。

    你看,日日抄经念咒,偶尔听掌观讲故事,和扶音偷吃糖糕,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不犯大错,不断诚念,就够了。

    她是千千万万女修中一位,立志光耀宗门。

    她真心想修出大道,成一位清正、无欲、无漏的修士。

    她每日修心修行,晨课礼神,午课习阵,晚课静坐,夜深再诵一遍《息念真咒》。

    她从不触戒,不妄言,不近酒色,不动凡念。初潮那日,她闭关三日,不叫人知。

    --

    岁月弹指过,她已修行百年。

    从初次入山的童女,化为名震三洲的女修。

    她的名字传入人间界,诸坊道派皆知“玉霁仙子”。

    言她百年无垢,身如琉璃、气若幽兰;八苦不侵,五欲皆空,是脱俗不染的仙中仙。

    世人毁誉,于她如风过松涛。

    她依旧每日诵经练剑:晨起入林采药设阵,夜里静坐抄经,心念如水,不起波澜。

    她习得内观、符阵、清魂诀,能斩阴祟、破恶障、镇灵涌。

    掌观曾言:“他年我若入寂,青霁当执我宗之首。”

    她却摇头:“愿作一介清修,只守松风石涧。”

    她最喜山林。

    爱林间潮湿的石路,爱雨后云起的松涛,爱无人的午后听见雉鸟啼鸣;

    也爱独坐溪边,将落叶拨开,看清泉裹着残花,缓缓流去。

    --

    那一日,她独自下山采灵芝。

    林间雾浓,露珠如泪,凝在枝叶上。她提着药篮,行于幽密的林中。

    忽然,耳边听见水声。

    她拨开层叠的枝叶,看见溪畔立着一只小鹿。

    鹿身雪白,毛色在雾光中仿佛自带微芒。鹿角初生,却不见稚气。

    那双眼温柔如云雾沉沉,又古老得似能望穿她一生。

    它就那么站在水边,望着她。

    没有惊惧,也不闪避。

    她心头一颤,脚步不由自主地向前迈去。

    小鹿却缓缓退后,一步步,回入林深处。

    她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

    林间静寂。鸟声止息,风也停歇。

    小鹿带她到溪流边,溪边一座石桥,桥畔一间小木屋。屋内蒲团上,睡着个泪痕未干的少女,肚子隆起,手边一杯石碗。她知道碗里是没有饮尽的糖水。

    此时风又开始吹动,松林低吟,无人来往,无鸟啼鸣。

    一轮明月温柔地洒下月华。

    她跪在少女身边,覆手按在她腹上的鹿印,看见自己身形由纤细渐转丰韵,看见自己仙衣褪为灰袍,腹中灵息调皮地顶了顶。

    “你为何不阻止?”她在心中问。

    神明不言,只给了她一个夜晚。

    成为青霁的夜晚。

    没有神职,没有供奉。

    只有一个女子,回到未竟的愿心之地,用尽全力,再背一遍《还魂引》。

    这一夜,是山川赐她的最后一梦。

    也是神明无声的温柔注视。

    过了今夜,她会披上祭衣,登上神坛,俯首承万众膜拜。

    可在那旧屋里,蒲团、糖水、那轻声诵出的《还魂引》,将永远留住一个人。

    她叫青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