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赵洵破境至五品(近20000字超级大章)
    对赵洵来说,在书院的时光还是很欢乐的。    虽然有时候跟着师兄师姐们学艺免不了要出丑,但赵洵并不感到尴尬。    只要他不感到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师兄师姐嘛,都是自己人。    自己人有什么好尴尬的呢?    乐观的赵洵在学习各项技艺的时候激情点满,学习效率自然也很高。    飞速提升能力的同时,修为境界也有了提升。    这一日赵洵在竹林里格物观竹,观着观着突然觉得境界猛涨,全身的浩然气仿佛都要溢出来了。    卧槽!    赵洵直是又惊又慌。    他好好的格着竹子,没想到都能突破境界?    这让那些拼死打斗才能晋升品级的修行者情何以堪?    这让王阳明这位格物致知的儒学大家又情何以堪?    此刻的赵洵浑身浩然气聚集在头顶,整个人旳体温也开始急剧上升。    赵洵从未感到过这么热过,哪怕他之前几次修为品级提升也没有出现过这种体温急剧提升的情况。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赵洵是真的有些慌了。    他该不会因为体温升高的太多而热死吧?    要真是这样,那就成了修行者之耻了。    山长呢?大师姐呢?二师姐呢?三师兄呢?    六师兄、十师兄你们在哪里啊!快来救救孩子吧!    不知是山长听到了赵洵的呼唤还是怎的,下一刻山长便出现在了赵洵的面前。    此时此刻看到山长的赵洵就像是看到了亲人一样。    “山长,救救我,我不会是走火入魔了吧。浩然正气全都堵在了我的脑袋里,快要涨破了。”    对于武道修行赵洵只知道皮毛,这一刻出现的异样已经是完全超出他的认知了。    山长却似乎完全不担心。    他微微笑道:“不慌,为师帮你疏导。”    只见山长将手掌放在赵洵的脑袋上,似乎将赵洵溢满脑袋的浩然气吸了出来。    这不吸不知道,一吸却是吓了赵洵一跳。    原来山长所吸出的浩然气全部是紫气!    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文科生,赵洵当然明白紫气意味着什么。    紫气乃是天大的吉兆,也是帝王之气的象征。    当年老子过函谷关,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便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不其然,接下来老子骑着青牛而来。    所以紫气东来也用来形容祥瑞。    古人还认为紫气和富贵权势有关,盈满紫气的人肯定是气运之子啊。    卧槽,这倒是符合赵洵的人设。    好歹赵洵也是一枚根正苗红的穿越者。    按照网络小说的套路,这样的人自然是气运加身的。    在山长帮助赵洵导出多余的紫气后,赵洵顿时觉得神清气爽了许多。    “多谢山长。”    赵洵连忙冲着山长行了一记叉手礼。    在赵旭看来,山长简直就是他的贵人。    每次赵洵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山长总会及时出现。    然后赵洵面临的危机便解除了。    可以说,赵洵每次能够逢凶化吉和山长有很大的关系。    “乖徒儿不必多礼。”    山长摆了摆手道:“你这次紫气盈满,乃是大吉之兆。不但修为等级提升至五品,今后的修为提升速度也会加快。”    赵洵听在耳里,乐在心中。    山长那是什么人,那是神人啊。    山长他老人家说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    “唔...那这么说来徒儿也算是盼到春天了。”    赵洵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沉声道:“敢问山长,这五品修为等级有什么特质?”    赵洵知道作为修行者,每处在一个修为等级都会有专属于这个修为等级的特质。不同修行体系这个特质还不一样。    比如六品儒修是可以创造出一个保护罩。    一炷香的时间内在保护罩内的修行者处于无敌的状态。    赵洵便靠着这一招绝活多次死里逃生,可谓是屡试不爽。    他对于晋升品级之后的五品特质自然是十分期待的。    “儒家五品为修身境。”    山长毫不犹豫的说道:“修身境的特质是使得修行者本体处于隐身状态一炷香的时间。而且隐身状态还不会被感知到。”    卧槽?    听到这里赵洵直是震惊无比。    这么强的吗?    儒家五品竟然可以隐身?    “山长,您的意思是任何人都感知不到?不管修为品级有多高?”    “当然。”    山长淡淡道:“即便是大宗师也不行。除非他愿意开天眼。但是开天眼很伤修为和阳寿,并不值得。”    山长顿了顿道:“所以你也可以理解为开了隐身之后就是无敌的。只要你不要刻意的去惹怒大宗师,就不会被伤害到。”    赵洵直是又惊又喜。    这个隐身术相较于保护罩,虽然防御性差了一些,但是机动性、移动性提升了那是不止一点半点啊。    “那其他两个修行体系的五品呢?道门和武夫体系...”    既然山长就在身边,赵洵自然要刨根问底了。    山长简直就是人形字典,就没有他老人家解释不了的事情。    “道门五品为玄真境,何谓玄真?意为妙道,精气也。亦可理解为淳朴、天然。正所谓返璞归真,五品玄真境的特质是可以化形为万物。”    赵洵愣了愣,旋即脱口而出道:“您的意思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本能的把道德经中最经典的一句话说了出来。    可山长哪里听过道德经,一时愕然。    “乖徒儿你再说一遍。”    赵洵这才意识到说漏了嘴,但此刻已经骑虎难下,便硬着头皮重复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好,好一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总结的很是精辟。玄真境就是可以做到人化万物。”    “化成什么都行吗?一棵树,一朵花,一块石头?”    “都可以,只要你想得到,都能幻化。”    “呃,那山长,武夫体系的五品呢,它的特质是什么?”    听到这里山长翻了翻白眼道:“武者的五品为武魄境,其特质是抗揍一些,二品以下的修行者很难一击杀死五品武魄境的修行者,最多致其重伤。”    就这?听到这赵洵不由得想要吐槽了,五品武魄境实在是太low了吧,武夫体系都这么low的吗?    怪不得当初山长和青莲道长两个大佬都不建议赵洵把精力放在武夫体系的修行上,这個体系确实很low啊。    虽然抗揍,但是也太被动了吧。    即便是铜皮铁骨一直这么挨揍也受不了啊,而且面子上挂不住。这是最重要的。    “你能够同时三修,而且只要其中一项修行体系达到一个品级,其他的两类也能同时达到同等级的修行体系。”    山长啧啧称赞道:“所以你也不用花精力在其他两类上,尤其是武夫体系。”    山长的话虽然简单粗暴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赵洵听后心中不由得一沉。    是啊,双修都是难事,何况是三修呢。    赵洵必须要把有限的精力合理分配,才能取得境界的突破。    目前看来,儒修确实最适合他。    其一是因为他天赋异禀,天资卓然。    能够被山长称之为文曲星下凡的人怎么可能没有两把刷子。    其二是有山长这位当世儒圣在一旁指导开小灶,赵洵的提升速度肯定会非常之快。    如果说要在这个世界找到一个儒家圣地的话,肯定非书院莫属了。    浩然书院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又有当世儒圣山长坐镇,是无数读书人梦想中的圣地。    无数人挤破了头只为了成为书院弟子,哪怕是外室弟子也无妨。    至于赵洵这样的入室弟子,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毕竟书院三千外室弟子,能够成为入室弟子的至今也只有七十二人。    赵洵自然不能浪费这个机会,否则肯定会遭到天谴。    “山长,徒儿记下了。”    “嗯,老夫也不打搅你修行了。你且慢慢琢磨着。”    说罢,山长拔步离去。    竹林之中只剩下了赵洵一人。    他不由得啧啧称奇道:“五品的感觉似乎确实很不一样啊,我觉得整个身子都变轻了许多,仿佛把所有杂糅的东西都抛掉了。”    总体来说除了武夫五品武魄境界的特质是抗揍以外,其他两项不管是儒家五品修身境的隐身术,还是道门五品玄真境的幻形术,都是主打的灵巧轻便。    如果说修行者本身就是一个容器的话,这一点倒是符合赵洵目前所展露出来的特质。    “静以修身。”    赵洵喊出了五品修身境的口诀,只见身子一时间变成了虚无的状态,看起来十分透亮。    赵洵又试着走了几步,发现几乎碰不到障碍物。就连他主动去触碰竹子都没有反应。    “啧啧真的是奇了。”    “俭以养德。”    赵洵又念了一句口诀,身子便由虚无状态重新回到了实体状态。    赵洵不由得大喜。    现在他可以随意的在虚无状态和实体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真的是绝了。    “有了这项绝技,许多时候都不用担心被人发现了。”    赵洵知道对于一个追踪者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时刻保持隐身状态,可以极大的降低被发现的风险。    除了大宗师级别的超品修行者,寻常修行者真的难以对其造成危害。    接下来就要试一试道家五品玄真境的幻形术了。    幻形术的核心是根据所幻化物体的外形进行复制,也就是说它不可能凭空变成一个未见到过的全新物体。    换言之,想象中的物体靠着幻形术是无法变幻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赵洵尝试性的念出了口诀。    “变竹!”    紧接着他随意喊出了一个变幻的物体。    接下来神奇的事情出现了,赵洵竟然真的变成了一株竹子,而且这竹子还能够移动!    “卧槽!”    赵洵心中直呼卧槽,这也太神奇了吧。    “再变,变蘑菇!”    这次赵洵竟然变成了一只蘑菇。    “卧槽,好神奇啊。”    “再变,变成一朵花。”    赵洵接着说道。    这次赵洵变成了一朵喇叭花。    赵洵好奇的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一连变了十数样物体才肯停下。    “真的是神奇极了。”    赵洵整个人傻了。    这幻形术简直就是神奇至极啊。    有了这神技他若是想要隐藏自己简直不要太简单。    搭配使用隐形术,效果更佳。    “今后我去漠北荒原寻找魔宗大祭司,这两项绝技肯定大有作用。”    当然了,赵洵也没有忘记师兄师姐们给他教授的神技。    总体来说,赵洵就像是人见人爱的老幺,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把独门秘术教授给赵洵,生怕他在人前受了委屈。    “有这么多疼我爱我的大佬,我肯定要加倍努力啊。”    成功晋升五品的赵洵自信心大涨。    若是在一年前跟他说一年之内他能够成功晋升五品,那他是不可能相信的。    可现在赵洵真真切切的达到了五品境界,所以坐五望四也不是不可能。    赵洵很期待能够有朝一日达到四品境界。    因为四品是划分高等级修行者和低等级修行者的一道界限。    只要能够达到四品,赵洵便跻身到了高手的行列。    这对赵洵来说是很重要的。    毕竟书院的师兄师姐们基本没有四品以下的。    若是赵洵这个老幺一直未能捅破这层窗户纸,无论如何也有些说不过去。    人还是要自强自立的啊,否则终归是得依靠别人。    “看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还得用心修炼才是。只有提升了自己,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和自己珍爱的人。”    通过这次辞官赵洵是真真切切的明白了这个道理。    若是赵洵没有山长这个靠山,是不可能保证活着走出大明宫的。    以显隆帝的尿性,是很可能直接下令郑介把赵洵拿下的。届时赵洵一定是凶多吉少。    但正是因为山长足够强,强大到连郑介都不敢跟赵洵作对。    因为跟赵洵作对就等于是在跟山长作对,跟书院作对。    只要赵洵亮出自己书院弟子的身份,就是最好的保护。    当然了,人终归还是要自强自立的。    终有一日,赵洵要证明自己是书院的骄傲。    ...    ...    赵洵一直觉得做一个斜杠青年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    不管是在他原先的那个世界还是在大周,技多不压身这句话都是至理名言。    一个人生在这个世上,为了活着,为了更好的活着,自然要竭尽全力去拼搏。    仅仅靠一项技能也许还不够,人们只能逼着自己去点亮更多的技能点,逼着自己学会更多的技能。这个技能未必是求生的需要,但在某一个时间点确实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只有一项技能、一种本领的话,那这就是一个人全部的谋生手段。    如果离开了这项谋生手段,他甚至很难活下去。    所以这就变成了旁人随意拿捏你、压榨你的理由。    因为你确实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选择硬着头皮走到底。    但是如果有其他选择的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你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应对不同的局面。    若是觉得混的不舒服,大不了不混了便是,换一个环境重新开始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何必要如此勉强自己呢?    赵洵很清楚要想真正强大,是不可能依靠任何人的。    求人不如求己,这真的是至理名言。    比如现在,赵洵之所以学习这么多的技能,就是觉得将来他前去漠北搜索魔宗大祭司肯定会用的上。    冥冥之中似乎有天意注定一般。    但是眼下还是时机未到,所以赵洵必须要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学习并不只是练习,而是一个摸索的过程。    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渐把握到其中要义,这在将来将会对赵洵大有裨益。    ...    ...    “山长,您真的放心让小师弟前往漠北吗?”    浩然书院,二层竹楼内。    龙清泉颇为担忧的询问道。    小师弟的性格他是知道的,虽然嘴上说着无所谓,但是小师弟十分的要强。    山长交代给他的任务他肯定会竭尽全力的去办好,不会有丝毫的拖拉。    如果山长真的决定让小师弟前往漠北,那小师弟肯定不会有任何的犹豫,一定会满口应下,然后执行的。    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魔宗大祭司那是什么人物?那可是超品大宗师啊。    这天底下超品大宗师屈指可数,实在是太稀有了。    而魔宗大祭司又是天下为数不多的超品大宗师中拔尖的存在。    整个书院之中除了山长他老人家,有谁敢说稳压魔宗大祭司一头?    至于漠北,更是鸟不拉屎的荒凉之地。    什么风吹草低见牛羊,都是骗人的鬼话。    据说那里百里见不到一个人,若是见到就是成群的游牧部落。    牛羊逐水草而栖,人也会跟着如此。    牛羊把一片草场吃秃了,就必须转场。如果不转场的话,牛羊非但会挨饿饿死,整个草场也会发生极为严重的退化。    这对于整个游牧民族而言无异于是灭顶之灾。    如果说耕地是农耕民族的命门,那么草场便是游牧民族的命门。    一旦草场退化沙化,传说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就会变得一片荒芜,放眼望去见不到一个人烟。    长时间游牧让北方蛮族变得骁勇善战,但与此同时也变得野蛮无比。    你无法用中原人的思维去与他们沟通,自然也无法用圣人的思想去教化他们。    草原人只看重实力,只看重拳头。    在他们看来谁的拳头硬谁就能够获得一切。    在草原蛮族的心目中,几乎所有人尤其是中原人都是一群两脚羊,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人。    这种情况下,擅自闯入草原的中原人一定会引起北方蛮族的仇视。    虽然说小师弟如今已经达到五品境界,可贸然进入大草原还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山长是怎么想的,他就放心让赵洵只身前往?    龙清泉思来想去就是觉得不踏实,便想要亲自来向山长讨要一个说法。    “人总归是要学会长大的,你的小师弟也是如此。”    山长慢条斯理的说道:“而一个人长大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处于困境之中。困境可以把一个人的潜能全部逼出来。这个时候,人所展现出来的斗志和精神力是非同寻常的。”    “老三啊,你还记得你当初刚刚来书院时候的样子吗?那个时候的你和你小师弟现在是多么的相像啊。那个时候你无比青涩,甚至是羞涩。面对未知的事务你甚至不能鼓起勇气去探索。当时为师就知道这样是不行的,所以为师竭尽全力的给你营造各种表现的机会,希望你可以战胜自己。当然,你完成的也很出色,这让为师很欣慰。”    稍顿了顿,山长继而接道:“生而为人,总归是要学会成长的,不可能永远处于自己舒适的状态之中。一直处于舒适的状态之中固然很安逸,可是时间久了人也就废了。一个男人,一个修心者是必须要有上进心的。何况是老夫的徒弟。为师之所以看重你小师弟,收他做关门弟子,就是因为为师看重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股不服输的狠劲。人活一世,总归是要有所追求的。如果什么都不争,那未免也有些太没意思了。对吧?”    啧啧...    龙清泉这下算是听明白了。    山长其实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希望赵洵能够快速成长。    “可是...他孑然一身前去?”    虽然龙清泉已经明白了山长的意思,可还是觉得很紧张。    毕竟事关小师弟的安全,龙清泉还是希望谨慎一些的好。    “当然不是。”    山长淡淡道:“若是为师叫你小师弟自己一个人去,你们这些做师兄师姐的岂能放心?”    呼!    听到这里,龙清泉总算是能够松一口气了。    在他看来,山长简直就是把一切都考虑到了。    明明山长他老人家对小师弟很关心,偏偏就是不说出来,让龙清泉在这里瞎担心。    只要山长算无遗策,那就没啥可担忧的。    只要山长允准,龙清泉会毫不犹豫的第一个站出来与赵洵同行。    若是能够在明面上同行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行,龙清泉也会在暗中为赵洵保驾护航。    ...    ...    剑南道。    锦官城。    南蛮巫蛊师首领神情有些凝重。    因为他最近接连卜算卦象,从近来卜算的情况来看,卦象都是大凶之兆。    这令南蛮巫蛊师首领十分的难受。    他很清楚,若是真的如他卜算出来的卦象那样,大周军队随时可能南下。    而一旦大周军队南下,等待他们的便是灭顶之灾。    双方的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而且军队规模士兵数量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南蛮巫蛊师很清楚自己部族不是大周军队的对手。    上一次之所以他们能够与大周军队抗衡,是因为有北方蛮族和东越剑阁在一边分散大周军队的注意力。    这才使得他们能够蚕食的掉剑南道。    若是等到大周腾出手来调兵遣将,就凭南蛮这十来万人,还不够大周军队填牙的。    全民皆兵又如何,人口基数摆在那里,南蛮完全就是大周的零头。    大周只要全国动员,就能轻易的调集百万雄师。    而南蛮最多凑出十万人而已。    便是双方拼消耗,南蛮都完全不是对手。    所以南蛮只能打闪击战,只能去搞偷袭。    如今大周显然已经缓过气来,这个时候不跑,想跑的时候恐怕就跑不掉了。    南蛮巫蛊师首领深知这个时候他一定要谨慎作决定。    因为他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影响部族的生死存亡。    南蛮人不像北蛮,甚至不像西蛮,他们忍耐饥饿的本领是刻进骨子里的。    所以只要还有哪怕一口气在,他们都不会觉得有何不妥。    重新回到大山里又有什么不好?    只要能够保住性命,就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若是性命丢掉了,族也被人灭了,还何谈复兴?    最终,南蛮巫蛊师在经过了无数次的犹豫彷徨之后还是跟随内心做出了决定。    他决定撤离锦官城,撤离富庶的蜀中,重新回到南方茫茫的大山深处。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中原人的这句话在南蛮巫蛊师首领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该隐忍的时候还是要隐忍的,只有保全了部族的有生力量,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再度而起。    如果一味的求战死战,确实是痛快了,可是能够带来什么结果呢?    很可能是整个南蛮部族被大周军队包圆了。    锦官城或者说蜀中易守难攻不假,但那也是建立在双方战斗力差距不要过大的基础上的。    如果双方的实力差距过大,那么再有什么天险也是白搭。    在南蛮巫蛊师首领看来,大周皇帝显隆帝可不是个善茬。    这厮把自己的颜面看的比什么都重,若是让他回过神来是一定会收复剑南,收复蜀中的。    到时万一显隆帝大手一挥,派出几十万大军围攻蜀中可该如何是好?    届时所有的联系被切断,南蛮便是想要朝盟友求救都送不出去讯息。    靠传送阵?    这倒是个法子,可是南蛮巫蛊师首领很清楚这个时候不管是北方蛮族还是东越剑阁,亦或者是那东海妖兽国、西域佛国都不会真正伸出援手的。    这种时候各方势力自顾不暇,求的都是自保。    所以南蛮巫蛊师不能对他们给予太大的希望,而是要把所有的宝都压到自己人身上。    自救者天救之,南蛮巫蛊师首领一直都相信这句话。    这也是他为何执意要在这个时候撤离。    当然,撤离并不代表着溃散。    南蛮巫蛊师首领很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情。    如果大周并没有派出大量军队围剿,他们甚至可以再折返回来。    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一旦计划有变他们完全可以再进行更改。    而如果大周军队真的是雷霆万钧之势浩浩荡荡而来,那确实是很可怕。    这种时候暂避锋芒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如果盲目应战,那损失将会相当的大。    这是南蛮人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大周或者说中原人口稠密,完全可以吃得起战损。    但是南蛮不然。    南蛮人丁稀薄,如果战损上吃了亏,那这个亏就是吃定了,绝不可能扳的回来。    所以,南蛮巫蛊师首领一定要保证每一战他们都是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才打,还得保证把优势从头保持到尾。    一旦对手有翻过来的趋势他就要立即中断,决不能让对手有任何可乘之机。    小国寡民跟大国对决的时候就一定要清醒的认知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方面要不断发扬,劣势方面也得极力避免。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每走出一步都要仔细再仔细,一个片刻分毫的失误都有可能把整个族群葬送。    南蛮巫蛊师首领这次已经领略到了中原人的厉害,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忘记。    也许在未来他们会有机会报仇,但并不是现在。    ...    ...    东越,剑阁。    剑圣魏无忌终于出关了。    在长达一个月的闭关修炼之后,魏无忌终于恢复了元气,他也得以重新见到阳光。    这种感觉很好,很舒服。    就像是一个被关押在牢狱之中的囚犯重见天日时的感觉。    魏无忌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新生。    当阳光洒在他脸上的时候魏无忌呼出了一口浊气。    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啊。    他本以为自己被山长痛击之后短时间内境界不稳甚至有跌落大宗师境界的可能。    但事实证明他的底子还是很扎实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他的气力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当然,距离他修为巅峰的阶段还是要差了不少的。    但在魏无忌看来这已经足够了。    人不可能永远的保持巅峰的状态,即便是剑圣也做不到。    修行者也是人,也会有起起伏伏。    起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起伏中迷失自己。    而魏无忌没有迷失。    他很清楚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很好认清自身的机会。    只要他能够知耻而后勇,未必没有再入长安城斩杀显隆帝的机会。    至于那个男人...    一想到山长,魏无忌还是觉得有些心有余悸。    那个男人的强大已经超出了修行者的范畴,魏无忌难以想象有谁能够与山长一战。    也许山长从来没有使出全力吧?    对山长来说无敌也是一种寂寞。    因为没有人能够逼得山长使出全力。    哪怕是九成力,八成力怕是山长都没有使出来。    这种情况下山长自然会觉得没有意思。    魏无忌是一个无比高傲的人,但他也是一个无比现实的人。    他不会去打没准备的架,也绝不会去挑战没有把握挑战的对手。    至少从眼下看来,山长便是他无法企及的高度。    与山长作对?    这种想法还是算了吧。    此刻的魏无忌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绕开山长行事。    山长就是个怪物,就是个庞然大物,只有绕开山长,他才能有机会成功。    唉,对一个武修者,对一个剑客来说这无疑是很绝望的一件事。    但即便再绝望他也得接受现实。    希望山长不要想起东越还曾经有过一个手下败将吧。    魏无忌现在需要时间。    需要多长时间?    魏无忌自己也不知道。也许一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    也许终其一生他也无法达到可以与山长匹敌的地步。    但那又如何,魏无忌敢肯定,自己是除了山长之外这世间最强者。    只要天下第二的名号坐实,那除了山长之外就没有人能够惹得了东越剑阁。    当然,魔宗大祭司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高手。    虽然魏无忌并没有跟魔宗大祭司真正交过手,但是魏无忌很清楚魔宗大祭司的实力很高,跟他在伯仲之间。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魏无忌不会跟魔宗大祭司对决。    如果他和魔宗大祭司联手的话,有没有跟山长一战之力?    魏无忌不是很清楚,但他知道只有双方联合,才有可能战胜山长。    至于这个可能性有多高,没有人知道。    ...    ...    大明宫,紫宸殿。    显隆帝的情绪一直处于愤怒癫狂之中。    宫中的太监宫女因为一些小错不知被他杖毙了多少。    而明眼人都清楚这是因为什么。    赵洵斩杀魏王,还大摇大摆的进入皇宫辞官。    显隆帝身为一国之君身为天子如何忍得了?    所以显隆帝当然要置赵洵于死地。    可悲的是,虽然显隆帝想要这么做,但是实力不允许啊。    赵洵是谁?    他可不仅仅是一名绯袍不良人,也不仅仅是大周成国公世子,他还是浩然书院的入室弟子,是山长的关门弟子得意门生。    虽然显隆帝身边有郑介这样的超品大宗师,但是却奈何不了山长。    山长出手的那一刻,显隆帝就能想到结果了。    面对如此强敌,显隆帝能够做的事情着实有限。    他很清楚他只能眼巴巴的在一旁看着。    若是郑介能够战胜山长,那他就有机会杀掉赵洵。    若是郑介不能战胜山长,那他就绝无可能置赵洵于死地。    事实证明了,郑介完全不是山长的对手。    这令显隆帝觉得十分绝望。    双方虽然都是超品大宗师,但真实的实力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    郑介在山长手下甚至撑不了十几合。    山长有多强?    简直是凌驾于其他修行者之上的高度。    显隆帝彻底心灰意冷了。    而且他还在赵洵面前损失了尊严,一国之君的尊严。    山长大喝一声命他跪下,显隆帝竟然真的双膝发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这让显隆帝觉得羞辱不已。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有这么一天。    从他做太子时起久只跪天地,跪父皇、母后。    二十余年前父皇驾崩,母后一年后病逝。自那时起,显隆帝就只跪天地。    任何一个人,一个具象化的人都不可能让他下跪。    可这一次,山长做到了。    强大的浩然气压迫下,显隆帝的双腿便不听使唤的打弯。    那一瞬间显隆帝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巨大的压力贯穿进入到了他的体内。    如果他不听话跪下的话他的五脏六腑会瞬间爆裂。    他相信山长是有这个实力也狠得下心来的。    虽然显隆帝在群臣面前是至高无上尊贵无比的圣天子,但在山长眼里怕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凡夫俗子吧?    山长可以做到举世第一人的位置,自然就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    在山长看来,显隆帝死了再立一个皇帝就是。    毕竟李家宗室有那么多人,最不缺的就是皇位继承人。    所以在那一刻显隆帝怂了。    他那么一个高傲无比的人也怂了。    他知道该低头的时候一定要低头,如果一味顽强的逞能,结果很可能是悲剧的。    显隆帝当然不希望稀里糊涂的暴毙。    他虽然登基已经二十余载,但还不到五十岁。    虽然显隆帝很清楚他不可能真正活到万岁,但是只要养生得当,保养得体,活到八九十岁还是没问题的。    一个人一旦登上了至尊宝座,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之后就绝对不会想要放手。    因为那种将芸芸众生掌握在手中的感觉实在是太令人激动了。    没有人能够抵御那种诱惑。    多少人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就是因为成为皇帝可以掌握他人的生死。    那种虚荣带给人的畅爽感觉,是难以用三言两语描述清楚的。    至少在显隆帝看来是如此。    所以他哪怕是苟活也不可能愿意去死。    山长当然也没有要置他于死地的意思。    所以显隆帝竭尽所能的苟且下去,哪怕是在山长面前,在赵洵面前下跪也无所谓。    反正当时没有外人在场,看到的人中除了大伴郑介都被显隆帝处死灭口了。    宫中不会有人知道他在人前下跪的窘状,史书上也绝对不会提及。    但是显隆帝骗的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这就像是一根刺,深深的扎入到了他的心脏深处。    显隆帝觉得难受极了。    当下固然难受,但也没有到无法承受的地步。    但是显隆帝不知道有朝一日这种痛感会不会增强,会不会愈演愈烈。    若是那样的话,显隆帝就真的绝望了。    通过这件事显隆帝也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仅仅依靠郑介一人不